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> 行业资讯

11种轴承损伤的典型案例,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

阅读次数:2484    2019-09-02 11:50:00

大家好,我是小编小阿畅,轴承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应用都非常广泛,今天为大家带来轴承损伤的经典案例,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!

高质量的轴承在正确的使用下,可以使用很长一段时间,如果过早的出现损伤,很可能是因为选型错误,使用不当或润滑不良造成的。

因此,在安装轴承时,我们需要记录机器种类,安装部位,使用条件及周围配合。通过研究总结轴承损伤的类型,发生问题时的使用环境,以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。

轴承损伤方式按下述图片分类,我们可以图片中显示的主要特征来判断轴承损伤形式。

裂纹缺陷,部分缺口有裂纹。

 

原因:主机的冲击负荷过大,主轴与轴承配合过盈量大;也有较大的剥离摩擦引起裂纹;安装时精度不良;使用不当(用铜锤、卡入大异物)和摩擦裂纹。

解决措施:应检查使用条件,同时设定适当过盈及检查材质,改善安装及使用方法,检查润滑剂以防止摩擦裂纹。

滚道表面金属剥离

运转面剥离。剥离后呈明显凹凸状。

原因:轴承滚动体和内、外圈滚道面上均承受周期性脉动载荷作用,产生周期变化的接触应力。当应力循环次数达到一定数值后,在滚动体或内、外圈滚道工作面上就产生疲劳剥离。

如果轴承的负荷过大,会使这种疲劳加剧。另外,轴承安装不正、轴弯曲也会产生滚道剥离现象。

解决措施:应重新研究使用条件和选择轴承及游隙,并检查轴和轴承箱的加工精度、安装方法、润滑剂及润滑方法。

烧伤

轴承发热变色,进而烧伤不能旋转。

原因:一般是润滑不足,润滑油质量不符合要求或变质,以及轴承装配过紧等。另外游隙过小和负荷过大(预压大),滚子偏斜。

解决措施:选择适当的游隙(或增大游隙),要检查润滑剂的种类,确保注入量,检查使用条件,以防定位误差,改善轴承组装方法。

保持架碎裂

铆钉松动或断裂,滚动体破碎。

原因:力矩负荷过大,润滑不足,转速变动频繁、振动大,轴承在倾斜状态下安装,卡入异物。

解决措施:要查找使用条件和润滑状态是否适宜,注意轴承的使用,研究保持架的选择是否合适和轴承箱的刚性是否负荷要求。

蠕变

内径面或外径面打滑,造成镜面或变色,有时卡住。

原因:配合处过盈不足,套筒紧固不够,异常升温,主机负荷过大等。

解决措施:要重新研究过盈量是否合适,检查使用条件,检查轴和轴承箱的精度。

生锈腐蚀

表面局部或全部生锈,滚动体变线条状生锈。

原因:保管状态不良,包装不当,防锈剂不足,水分酸溶剂等侵入,直接用手拿轴承。水、腐蚀性物质(漆、煤气等)的侵入。润滑剂不合适。由于水蒸气的凝结而附有水滴。高温多湿时停转。运输过程中防锈不良。

解决措施:要防止保管中生锈,定期不定期重新进行涂油包装,强化密封性能,定期检查润滑油,对油质不合格或变质的要及时更换,要正确的使用轴承。

轴承压痕

损伤状态:咬入了金属小粉末,异物等的时候,在滚道面或转动面上产生的凹痕。由于安装时受到冲击,在滚动体的间距间隔上形成了凹面(布氏硬度压痕)。

原因:金属粉末等的异物咬入。组装时或运输过程中受到的冲击载荷过大。

解决措施:冲击轴套。改善密封装置。过滤润滑油。改善组装及使用方法。

轴承磨损

损伤状态:所谓磨损是由于摩擦而造成滚道面或滚动面,滚子端面,轴环面及保持架的凹面等磨损。

原因:异物侵入;生锈电蚀引起的发展;润滑不良;由于滚动体的不规则运动而造成的打滑。

解决措施:改善密封装置;清洗轴承箱;充分过滤润滑油;检查润滑剂及润滑方法。

轴承假性布氏压痕

损伤状态:在微振期间,滚动体和滚道轮的接触部分由于振动和摇动造成磨损有所发展,产生累似布氏压痕的印痕。

原因:在运输过程中,轴承在停转时的振动和摆动。振幅小的摆动运动。润滑不良。

解决措施:运输过程中要对轴和轴承箱加以固定。运输时对内圈和外圈要分开包装。加上预压减轻振动。使用适当的润滑剂。

粘着

损伤状态:材料从一个工作表面转移到另一工作表面,并伴随摩擦发热,有时伴有表面回火和重新淬火。这一过程会在接触区产生局部应力集中并可能导致开裂或剥落。

原因:由于工作面的显微凸起或异物使工作面受力不均,在润滑严重恶化时,因局部摩擦生热,容易造成工作面局部变形和摩擦显微焊合现象,严重时工作面金属可能局部融化,基础面上作用力将局部摩擦焊接点从机体上撕裂而增大塑性变形。

这种粘着-撕裂-粘着的循环过程,轻微的称为擦伤,严重的称为咬合。

轴承变色

损伤状态:由于温度上升和润滑剂反应等,滚道轮和滚动体及保持架变色。

原因:润滑不良。与润滑剂的反映造成热态浸油。温度上升大。

解决措施:改善润滑方法

来源:网络

 


产品中心
客户中心
合作平台
关于赛力斯
联系我们
赛力斯服务热线
400-888-1375
公司邮箱
sales@celiss.com
QQ联系
加企业微信咨询